中國教師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康麗)11月9日,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主辦的“學習變革與創新思維——學習科學視角下的課堂改革實踐研討會”在北京市朝陽區舉辦,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秘書長李薦主持。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孫迅在致辭中介紹了朝陽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建設有地區特色的教育強區、宜學之區的實踐和未來設想。
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黨委副書記、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副理事長李青探討了教育改革創新繞不過去的三個問題,即為什么改、改什么和怎么改。李青講到,教育教學改革一定是為了提升質量,培養未來國家和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一定是減負增效、整體推進;一定是轉變觀念、探尋規律,落于常態。
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校長張冬云、黨委書記徐芳共同作了“慧心做教育,躬耕育英才”的主題發言,介紹了學校堅持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用“慧心”教育打造卓越干部教師團隊,促創新素養提升,培育拔尖創新人才的實踐經驗。
“教師不應該只是教授概念,而是要促進科學學習??茖W是通過創造和創新來解決問題的,當學生運用創造力和創新力來解決問題時,科學學習就發生了。”國際學習科學與思維發展研究會主席蒂姆賽·M·斯特恩斯在“科學學習與創新思維”主題報告里分享了對科學學習與創新、創造等問題的相關思考。
人工智能如何能促進教學創新,在美國多米尼克大學信息學院教授高軼軍看來,人工智能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但要注重倫理道德,不能越線;重要的是要讓人工智能成為學習的伙伴,成為構建知識的工具,讓學生引領、訓練人工智能,從而讓人工智能提供更好的服務,使人工智能和學生雙方對話、互動成為促進雙方共同提高的系統。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王凱介紹了兒童學習機制理論,闡述了新改革對新學習的呼喚,以及如何構筑基于學習的新教學,成功開放兒童的“自我系統”。
研討會上還呈現了來自北京市海淀、朝陽、通州、大興等區的30節學習科學友善用腦現場課,課堂上,教師堅持“創設情境、誘發思考、引導結論”的教學原則,將核心問題明確為課堂學習目標,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去感受、理解、掌握知識及其背后的學科邏輯,在豐富的情境中團隊合作、深化學習體驗,發展思維,提升能力素養。友善用腦課堂,讓學生在真實問題中發現知識、建構體系,運用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學生這個教育的主體置于教育活動的中心,使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課堂上學生學習興趣高、參與度高、思維水平高。這樣的課堂正是踐行學習科學理論,轉變教與學方式,助力培養創人才的典型課堂形態。
北京曙光友善用腦研究院、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missionsfortru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